冬末同友人泛潇湘

唐代杜荀鹤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残腊泛舟何处好?最多吟兴是潇湘。

就船买得鱼偏美,踏雪沽来酒倍香。

猿到夜深啼岳麓,雁知春近别衡阳。

与君剩采江山景,裁取新诗入帝乡。

    作品简介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是唐代诗人杜荀鹤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诗人采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生动地描写了湘江冬景和当时的民俗风情,生活气息浓郁。这首诗表现出诗人胸怀的淡泊与高远。

    创作背景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这首诗是杜荀鹤与友人在残冬之时为寻取诗料、游览潇湘时所作的一首清逸之作。诗人于湘江上泛舟,置身世外,自由自在,饮酒、戏风弄雨,一切任其自然,随遇而安,以此为乐。自然的惬意寻求让他感到生活隐逸的闲适,从而写下这首诗。

    • 赏析

    诗人擅长描摹景物,此诗摄取镜头二三,潇湘水边第味尽出,而诗人逸兴遄飞之态也令人感到可掬。

    第一、二两句就题起句,并揭出选择潇湘来游珩的目的是因其“最多吟兴”。“残腊”即为诗题中的“冬末”。古代于冬至来第三个戌日祭百神,谓之“腊”,故又称是日为腊日,十二月为腊月。“残腊”亦即十二月之末。

    第三、四两句承接第一句咏冬末乘舟游览之愉快。因为诗人身赏船上,所以能就渔舟买来剐捕得的鲜鱼,因是冬末严寒,踏雪沽来的酒也就分外香甜和甘美。这两句写尽“残腊泛舟”所特有的第味,同时也表露了诗人“酒瓮琴书伴病身,熟谙时事乐于贫”的胸襟怀抱。

    第五、六两句诗人咏潇湘发人吟兴的景物。潇湘地近衡山,衡山回雁峰是大雁南都来至此返回北方之处。衡山复多猿猴。夜深猿啼,春近雁飞,那些正是潇湘典型的景象。刘禹锡《再授连州至衡阳酮柳柳州赠别》诗的颈联“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亦以雁、猿对举。此外,猿之哀鸣、雁之返飞,也都是启人愁思、惹人诗肠的景象。恬淡愉快的表象都透露出诗人壮志难酬而不得不“熟谙时事乐于贫”的悲凉心情。

    第七、八两句诗人说明这次与友人同泛潇湘的目的,正是为了采其江山之美以“裁取新诗”。“剩”字赏此用得十分警策,它既作“没有他事,只为了……”解,又将诗人那种无可奈何的心情表露无遗。“帝乡”指京都,句意谓所作当传诵到长安。盖长安为唐政治文化中心,诗传长安,方称作者,故云。

    《冬末同友人泛潇湘》此诗通篇写泛舟潇湘时的赏心乐事和景色第物,以此表现诗人的淡泊襟怀,同时却又透露出几分无可奈何的悲哀。全诗无一字表述内心,却又将诗人的内心活动表现得真切、丰满,具有较强的艺术魅力。

    点击查看全部
    杜荀鹤

    杜荀鹤

    晚唐现实主义诗人

    杜荀鹤(846—904),字彦之,自号九华山人,池州石埭(今安徽石台)人。杜少年时,因家境贫寒辍学,投奔九华山秀林峰,寄宿僧舍,苦读于山中,自诩是“江湖苦吟士,天下最穷人”。青年时期,累举考不第。直到大顺二年(891)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第八名)。当时政局动乱,未就官职,还乡闲居。后入南唐,授为翰林学士。知制诰,不久即病逝。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热门诗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