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瀼溪乡旧游

唐代元结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往年在瀼滨,瀼人皆忘情。

今来游瀼乡,瀼人见我惊。

我心与瀼人,岂有辱与荣。

瀼人异其心,应为我冠缨。

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

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

况曾经逆乱,日厌闻战争。

尤爱一溪水,而能存让名。

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

    作品简介

    《喻瀼溪乡旧游》是唐代诗人元结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诗人通过瀼溪邻里对自己态度的今昔变化,说明社会地位的悬殊,会造成感情上的隔阂,他为此感到矛盾和不安,抒发了诗人退隐的心愿。诗句朴素直白,感情真挚。

    创作背景

    诗人元结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将全家搬到瀼溪去住,和乡民的关系处得很好。唐上元二年(761),元结领荆南兵镇守九江,重访瀼溪,乡里旧时朋友对他不像以前那样亲切了。他又看到当地人民生活日益穷困,于是感慨地写了这首诗。

    • 赏析

    这首诗可分为两段:前八句为第一段,后十句为第二段。

    第一段主要揭发了瀼溪人民与作者之间现在存在了一条鸿沟。作者说,在以前,瀼溪人民和他之间赤诚相见,忘情相交,彼此毫无隔阂,而现在,瀼溪人民看见他,却和以前不相同了,表现出一种惊惧的心理。作者接着解答了这一前后有所不同的原因。 “应为我冠缨”。这个解答就把阶级社会中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存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清楚地揭示了出来。在作者还没有作官为宦之前,“瀼人皆忘情”,因为这时,瀼溪人民与作者之间还不存在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可是仅仅二年多点时间,作者作官了,领荆南之兵镇于九江了。“瀼人见我惊”,显然瀼人表现的惊惧心理正是由于他们的关系已变为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

    第二段主要叙述了作者试图消除瀼溪人民与作者之间现在已经存在的这条鸿沟。作者说:“昔贤恶如此,所以辞公卿。”自阶级社会出现以来,就一直存在着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因此,从前的有识之士也深深地感到这一可怕的问题,他们采取了“辞公卿”的办法,从统治的地位上走了下来,“贫穷老乡里,自休还力耕。”作者对此办法十分欣赏,他说:“终当来其滨,饮啄全此生。”他给自己还进一步寻找了两条理由,一条是他一日胜一日地厌闻战争,另一条是他爱这一溪水以让为名。但是,“昔贤”也好,“作者”也好,他们采取的这种办法,是不能解决统治与被统治这一关系问题的,因为即便从统治地位上走下来,可还是有人仍在统治地位上,可还是有人要继续走上统治地位上,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在历史局限与阶级局限的情况没能看得清楚。

    点击查看全部

    相关诗词

    热门诗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