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中献捷

唐代张随

原文 拼音版

叛将忘恩久,王师不战通。

凯歌千里内,喜气二仪中。

寇尽条山下,兵回汉苑东。

将军初执讯,明主欲论功。

落日烟尘静,寒郊壁垒空。

苍生幸无事,自此乐尧风。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排律
  • 文学韵律押[东]韵
  •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简介

《河中献捷》是唐代张随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本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中写了:郭子仪于757年(至德二年)领兵收复两京,奉献在河中府(今山西省永济县蒲州镇)所得战利品的事。该诗描写河中献捷时举国上下的欢乐景象,表达了人民盼望平息内乱、安居乐业的愿望,也散布了和平幻想。

  • 赏析

《河中献捷》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前期,郭子仪领兵收复两京之时。

唐代中叶,由于政治腐败,国力虚耗,边镇权重,加上某些民族矛盾及统治阶级内部矛盾,755年(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唐。因唐中央政府军备废弛,洛阳、潼关、长安接连失陷。叛军所至,大肆杀掠,人民纷起反抗。后来,在人民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两次大反攻,安禄山因内部分裂而被杀,得以收复两京,史思明也一度降唐。到758年(乾元元年),史思明再次叛唐,与安庆绪遥相呼应,并再陷洛阳。不久,叛军重又发生内乱,安庆绪、史思明、史朝义也相继被杀。直到763年(广德元年),安史之乱才最终平息。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的浩劫,北方经济受到严重的破坏。战乱之后,安西四镇尽失,吐蕃统治者乘机进扰。从此,唐中央集权土崩瓦解,地方割据势力更加强大,形成中央与方镇以及方镇与方镇之间的不断内战。因此,安史之乱的平息,并没有使局势趋于稳定,反而内乱更加频繁。

该诗绘声绘色地描写河中献捷时举国上下的欢乐景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民对平息内乱、安居乐业的愿望。但是由于作者的阶级与时代的局限,也散布了不切实际的和平幻想。

点击查看全部
张随

张随

生卒年不详。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人。事迹见《新唐书·宰相世系表二下》。随以善赋称。《全唐诗》存诗2首。《文苑英华》卷一八九录其《早春送郎官出宰》诗1首,《全唐诗外编》据之收入(《全唐诗》卷七八一作袁求贤诗,恐误)。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热门诗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