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二子说

宋代苏洵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而言车之功者,不与焉。虽然,车,而患亦不及,是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乎,吾知免矣。

车轮、车辐、车盖、车轸,在车上都各有职能,而唯独车轼好像是没有用处的。虽然这样,如果去掉轼,那么我们看见的就不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掩饰自己的内心。天下的路没有不从辙上碾过的,而谈到车子的功劳,辙从来不参与。虽然这样,遇到车翻马死的灾难,祸患也从来波及不到辙。这辙啊,是善于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啊,我知道你是可以免于灾祸的。

小提示:苏洵《名二子说》的翻译内容,由诗友提供,点击下面“完善图标”可撰写译文。

    • 作品出处嘉祐集
    • 文学体裁散文
    • 创作年代北宋

作品简介

《名二子说》是宋代文学家苏洵创作的一篇散文。这篇文章说明了苏洵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的不同性格,对他们的一生作了十分准确的预言。表现出苏洵对两个儿子深切的了解,以及伴之而来的希望和担心。文章情致错落起伏,曲折含蓄,短小凝练,富于哲理。

创作背景

庆历六年(1046),苏洵赴京赶考落榜,由此对科举失去了信心,转而把希望寄托在两个儿子身上。第二年(1047)返乡后,苏洵写了一篇寄寓深重的《名二子说》。当时,苏轼十一岁,苏辙八岁。

苏洵

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年间(1056—1063),得欧阳修推荐和称誉,以文章著名于世。曾任秘书省校书郎、霸州文安县主簿。参与修纂《太常因革礼》,书成而卒。长于古文,语言明畅,笔力雄健。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有《嘉祐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热门诗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