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

唐代李商隐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紫阁相逢处,丹岩议宿时。

堕蝉翻败叶,栖鸟定寒枝。

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

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

  • 作品出处全唐诗
  • 文学体裁五言律诗
  •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简介

《五月六日夜忆往岁秋与彻师同宿》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首联谓自己曾与僧彻于紫阁峰相会,于丹岩下之佛寺同宿。颔联谓自己于飘零中遇见彻师,如堕蝉得落叶的庇护,如栖鸟得一寒枝栖身。颈联谓自己远行桂管,离别彻 师多年,未能问讯。尾联谓己身处炎方,可是经常回忆丹岩佛寺,向往佛门清净之地。这首诗结构紧凑,题无剩义,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情。

创作背景

这是作者大中元年(847年)五月在桂林管所作。《郑亚事迹考述》一文考证了李商隐大中元年(847年)五月九日随郑亚到达桂州,诗系商隐到桂州的第六天忆京华佛门师友的作品。桂州任职期间,诗人内心总感烦郁,因而常思乡忆旧,此篇是回忆往岁秋间与僧彻同宿清凉地的情景,抒发了诗人漂泊异乡的愁情。

  • 赏析

首联即先叙那次同宿。二联以景寓情。败叶凋零纷落,亡蝉下坠,一只小鸟栖于寒枝,都是诗人异乡漂泊遭遇不顺的写照。颈联写漂泊之远和与彻师分开时间之长,以数字入诗,自然流走。尾联与首联呼应,写出诗人之所以频梦故地,是因为现在身滞炎荒,极不适应,不由得回想起当年同宿清凉地面的舒适往事。以“炎方”与“碧琉璃”初地对照,热凉之别极为分明,诗人思乡之情深也溢于言表。

唐武宗会昌灭佛之举对佛教徒有很大打击。据日本僧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会昌五年三月十五日,圆仁等被迫离长安回国。当时高僧知玄“今潜来,裹头隐在杨卿宅里。令童子清凉将书来,书中有潜别之言,甚悲惨矣”。此诗前半部分叙往日在京与知玄弟子僧彻紫阁相逢,丹岩议宿,共同探讨佛理很容易理解。“堕蝉败叶,悟身世之无常”(姚培谦语)也是佛理诗常见的手法。唯颈联“万里飘流远,三年问讯迟”,如不联系当时历史背景就不好理解了。会昌后期灭佛之举达到高潮,知玄潜回长安受到“杨卿”(大理寺卿杨敬之)保护,其弟子僧彻等同样落难躲藏。武宗至会昌六年三月病死,宣宗上台一反会昌政治,佛教又得到大中君相的支持。大中元年李商隐已从郑亚到桂管,“三年问讯迟”正反映了僧徒在灭佛时期遭受的严厉的政治迫害,音讯不通,下落不明及反正以后重相问讯的现实。

尾联“炎方忆初地,频梦碧琉璃”,表示自己如今愁处桂管炎热南荒之处,时时想念五台山清凉世界,想念师尊知玄及僧彻。此处佛典与今典共用,《涅盘经》曰:“文殊师利化琉璃像,众生念文殊像,法先念琉璃像。”文殊菩萨道场在五台山清凉世界,此处用以反衬桂管炎荒之地。同时诗中又用了知玄弟子们熟知的今典。僧彻所作《知玄传》曾说知玄前身知铉曾讲《十地经》,感地变琉璃焉。其说从初地至十地渐悟,皆以初月至十五日圆满为喻,尾联照应了诗题“五月六日”。佛典与今典中的丰富含义及佛理,对于同为知玄弟子的李商隐与僧彻,自然会引起共鸣和心灵的感悟。解得此意,可证冯浩注本题中“六日”之误。题中“五月六日”,结句“频梦碧琉璃”实寄托着诗人修习佛经、追求功德圆满的理想。

点击查看全部
李商隐

李商隐(七律圣手)

晚唐著名诗人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开成进士。曾任县尉、秘书郎和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因受牛李党争影响,被人排挤,潦倒终身。所作咏史诗多托古以讽时政,无题诗很有名。擅长律绝,富于文采,构思精密,情致婉曲,具有独特风格。然有用典太多,意旨隐晦之病。与温庭筠合称“温李”,与杜牧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热门诗词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