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城望月

唐代李世民

原文 译文 拼音版

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

映云光暂隐,隔树花如缀。

魄满桂枝圆,轮亏镜彩缺。

临城却影散,带晕重围结。

驻跸俯九都,伫观妖氛灭。

    作品简介

    《辽城望月》是唐太宗李世民创作的一首五言诗。此诗前八句细致描绘了辽宁夜空中月亮若隐若现、时圆时缺的景象,最后两句则写诗人驻足观看敌人被覆灭。全诗描写细腻,色彩清丽,借望月表达了作者攻占辽东城后的兴奋心情。

    创作背景

    贞观十六年(642年),高句丽政权公开对抗李唐王朝。贞观十九年(645年),诗人挥师水陆并进,四月,李勣所率的军队已进至玄菟故地。五月,诗人渡辽,破辽东古城(今辽阳附近)。当年初冬收兵回师。《辽城望月》此诗就是在诗人亲到辽东古城大破高句丽兵之后所作,时间是贞观十九年(645年)夏秋之交。

    • 赏析

    《辽城望月》此诗一开篇即写“玄菟月初明,澄辉照辽碣”,描绘月初出普照辽城的景况,是点题之笔——诗人登上辽城,明月初辉,月色明净,光照辽碣。这里,显然含有诗人视玄菟为唐王朝东部疆土之意。中间六句具体描绘月的特点,勾勒出当晚月亮云遮轮亏带晕的画面。其中,前二句写浮云遮月光暂隐,月光隔树花如缀,很有气势;后四句写微光渐明满桂枝,圆月亏时镜彩缺;影散晕重,笔下传神,烘云托月,细致入微。最后的“驻跸俯丸都,停观妖氛灭”二句写诗人驻跸辽城,借望月抒怀,表示诗人誓要清除高丽兵害的决心,并表明对消除“妖氛”、夺取胜利充满的自信,是诗人毫无矫饰的襟怀的真实表露,同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一样,都以胜利者的姿态一抒情怀。

    《辽城望月》全诗描写细腻,色彩清丽,借望月表达了诗人攻占辽东城后的兴奋心情。

    点击查看全部
    李世民

    李世民(唐太宗)

    唐朝第二位皇帝

    李世民(599—649),即唐太宗。公元627~649年在位。唐王朝的建立,他起了重要作用。即位后,常以隋亡为戒,深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知人善任,注重纳谏,励精图治,使唐初社会经济得到很大的恢复和发展,出现了史称的“贞观之治”。在文学上,他也有一定的造诣,写了一些诗歌。著有《唐太宗集》。

    查看更多

    相关诗词

    热门诗词

    更多